路加福音9:51-56

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,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,便打發使者在他前頭走。他們到了撒馬利亞的一個村莊,要為他預備。那裡的人不接待他,因他面向耶路撒冷去。他的門徒雅各、約翰看見了,就說:「主啊,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,像以利亞所做的嗎?」耶穌轉身責備兩個門徒,說:「你們的心如何,你們並不知道。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,是要救人的性命。」說著就往別的村莊去了。

 

當一個人知道真理愈多,就可能變得愈冷酷,對人沒有慈愛。聖經描述的神是充滿了慈愛和真理兩種特質,不像我們信者會失去平衡。聖經裡有關「慈愛」【註一】,有以下幾個重點:

 

慈愛是崇高的

箴言3:3說:「不可使慈愛、真理【註二】離開你,要繫在你頸項上,刻在你心版上。」詩篇138:2說:「我要向祢的聖殿下拜,為祢的慈愛和真理稱讚祢的名;因祢使祢的話顯為大,超乎祢的名聲。」神的話就是真理,神使真理高高在上,超乎神的名,沒有什麼比真理更重要的了,而慈愛與真理並列,慈愛與真理同屬崇高偉大的地位。慈愛和真理是神的重要特質,如果神只有真理而無慈愛,那麼我們都會立刻滅亡;因此我們傳福音也必須用愛心說真理。

 

仁慈使人蒙福

箴言11:17說:「仁慈的人善待自己;殘忍的人擾害己身」其實正確的翻譯應是:「仁慈的人善待自己的靈魂(soul);殘忍的人擾害自己的肉體(flesh)」。你想要善待自己的靈魂嗎?你想要擁有愉悅的心情嗎?你想要心裡寧靜且生活有平安、有喜樂嗎?那麼你要對人仁慈,一個仁慈的人就是在善待自己的靈魂。然而,一個對人殘忍的人,他會生活在內疚、恐懼、憂慮之下,心裡會受折磨,一直擔心別人的報復;他因為怕敵人突然出現,所以總是戰戰兢兢的,甚至晚上也會睡不好覺,因此一個殘忍的人是在擾害自己的身體。所以,慈愛使人蒙福,對人仁慈、溫柔、憐憫、同情、友愛等都會使人得到好處。

 

憐憫人是「像神」的表現

當一個人對人憐憫時最像神。施洗約翰的父親撒迦利亞了解神是慈愛的且有憐憫的心腸,所以我們才能得到救恩使罪得赦。

 

路加福音6:6說:「你們要慈悲,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。」基督徒身為神的兒女就要表現像神一樣,彰顯神的特質,而「慈悲」是神的特質之一,且神的憐憫是豐富的(弗2:4)。

 

真理有時很嚴峻、冷酷,當一個人愈懂真理,對神的話明白得愈深入時,他對無知的人就會愈少憐憫。人無法完美無缺,只能朝這方向努力學習;可是,神的真理是完美的,神的公義是完美的,神的慈愛也是完美的。

 

憐憫是基督徒必備的品格

歌羅西書3:12說:「你們既是神的選民,聖潔蒙愛的人,就要存憐憫、恩慈、謙虛、溫柔、忍耐的心。」這是神給基督徒的命令,我們必需對人有憐憫的心腸,也就是恩慈、謙卑、溫柔和忍耐。

 

憐憫是互相的

馬太福音5:7說:「憐恤人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蒙憐恤。」意思是:如果你想要得到憐憫,你就要憐憫別人;當你憐憫別人時,不但會得到神的憐憫,而且也會得到受你憐憫的人回報。

 

不憐憫人的會導致神的審判

雅各書2:13說:「因為那不憐憫人的,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。」神對於缺乏憐憫心的人會施與同樣無憐憫的對待。憐憫勝過審判,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。就像馬太福音1821-36的故事,主人對一個永遠無法還清所欠的債的僕人,動了慈心,免了他的債,把他釋放了;然而,被免了債的人卻不肯寬容能還清欠他債的人,竟把他下在監裡。主人就大怒,把那不肯憐憫人的人交給掌刑的,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。耶穌說:「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,那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。」

 

憐憫的對象是任何有需要的人,與對方是否品格良善、是否值得被憐憫毫無關係。在新約最典型的例子是那願意回頭的浪子,父親毫不追究他以前的過錯,以慈愛接納他。

 

關於慈愛,有三個事實:

慈愛是耶穌福音事工的核心

路加福音在951節之前,路加記載了各式各樣的見證有關耶穌的「來」,包括耶穌的降生、耶穌所行的神蹟,顯明他是從神而來的「彌賽亞」,一直到928節耶穌在山上改變形像,讓三位門徒看見耶穌的威榮,「彌賽亞」的彰顯達到巔峰。而951節之後主要是記載耶穌的「去」,耶穌定意向耶路撒冷去,朝向十字架,完成「彌賽亞」的工作──死在十字架上擔當世人的罪且從死裡復活,然後父神將他接去天堂。所以此時耶穌正走向他的「謙卑」,因為「尊榮以前,必有謙卑」。為什麼耶穌定意向耶路撒冷去受苦呢?因為他的使命是彰顯神的「慈愛」,而「十字架」是神彰顯慈愛的最高境界。

 

路加福音從951節到1927節,耶穌一邊朝向耶路撒冷前進,一邊對跟隨他的十二位門徒進行門徒訓練,使他們能夠成為世界上第一代宣教士。耶穌在這段經文裡要他的門徒了解,他們也要像他一樣,受這職分,彰顯神的「慈愛」。「我們既然蒙了憐憫,受了這職分,就不喪膽」(林後4:1)。耶穌來到這世上,並不是只彰顯他的榮耀,更要透過十字架彰顯他的慈愛,「慈愛」是耶穌福音事工的核心。

 

施與慈愛的對象擴及所有人

耶穌在加利利省的事奉已經告一段落,目前耶穌採取迂迴的路線向耶路撒冷前進,第一站是來到撒馬利亞的一個村莊。撒馬利亞人與猶太人素不往來,彼此有非常深的敵意,然而耶穌的福音事工是超越種族的藩籬,這意味著神的救恩是要賜給所有的人,不論是猶太人或外邦人,神的慈愛是要賜給任何「被擄的」、「瞎眼的」、「受壓制的」,不分種族、性別、年齡、地位,所有人都是神施與慈愛的對象。在當時的以色列社會裡,不管是文士或法利賽人都不關心公義與憐憫的事,他們只在乎宗教的外表,所以耶穌批評他們好像「粉飾的墳墓,外面好看,裡面卻裝滿了死人的骨頭和一切的污穢」(太23:27)。耶穌教導他的門徒,憐憫的對象是沒有界限的。

 

施與慈愛的對象是無知的人

撒馬利亞人不認識耶穌,不接待他,且執意拒絕他,這是一般撒馬利亞人對猶太人的典型反應。同樣地,猶太人也不會期待自己會得到撒馬利亞人熱情的款待。

 

為什麼撒馬利亞人不接待耶穌?因為他們不喜歡耶穌所傳的天國福音嗎?還是因為他們有宗教上的問題?經文告訴我們,撒馬利亞人不接待耶穌是因為「他面向耶路撒冷去」。他們嫉妒任何要去耶路撒冷聖殿敬拜神的人,因為他們的聖殿被毀了之後就一直沒有重建,他們就鄙視耶路撒冷的聖殿,所以他們不想幫助任何要去耶路撒冷的人。這與神學沒有關係,純粹只是種族上的敵對及宗教上的嫉妒而已。

 

耶穌的門徒雅各和約翰的反應是可以理解的,因為他們前不久才看見過耶穌的榮光,他們知道耶穌是神,面對撒馬利亞人的不友善,他們出於義怒,這對被稱為「雷子」的兄弟就出面說:「主啊,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,像以利亞所做的嗎?」

 

為什麼他們求耶穌讓他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不接待祂的人?這不是他們做過的事。身為使徒,他們到目前為止可以醫病、趕鬼,但他們從沒有做過「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」這種事。

 

在列王紀下第一章記載了先知以利亞在撒馬利亞吩咐火從天降,燒滅了不信的王所差派來見他的五十夫長和隨行的五十人,這是對執意拒絕真神的不信者所行的審判。約翰和雅各有點像以利亞,他們不但是主耶穌基督的先知,還有點像以利亞的性情,而且又在相同的地點,所以他們就索性問耶穌說:「主啊,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,像以利亞所做的嗎?」

 

耶穌轉身責備兩個門徒,說:「你們的心如何,你們並不知道。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,是要救人的性命。」耶穌要他們省察自己的內心,傳福音不可存著這種沒有憐憫的心態。當人聽了福音卻不信時,你不能因此滅了他們。耶穌來這世上的目的不是要滅人的性命,而是要救人的性命,因為這是施慈愛的時候,不是行審判的時候。耶穌也說:「人子來,為要尋找、拯救失喪的人」(路19:10)。

 

撒馬利亞人是一群無知的人,他們不認識耶穌是誰,他們拒絕耶穌單純是因為他是猶太人且往耶路撒冷去。這種沉迷於宗教卻對真理無知的人,是神施與慈愛的對象。

 

神的慈愛有用盡的時候,若是一個地方已經福音遍傳了,神蹟奇事到處都是,然而人卻不願悔改,那麼就只等著「審判的日子」了。加利利省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,耶穌差門徒出去行神蹟、傳天國福音的時候曾對門徒說:「凡不接待你們的,你們離開那城的時候,要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,見證他們的不是」(路9:5)。然而,撒馬利亞並不是這樣一個地方,沒有神蹟也沒有人傳道,神對無知的不信者總是存著憐憫。

 

使徒保羅曾如此自述:「我從前是褻瀆神的,逼迫人的,侮慢人的;然而我還蒙了憐憫,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時候而做的」(提前1:13)。基督教並沒有所謂的「聖戰」,基督徒傳福音不可以說:「你若不悔改,我就殺了你」,相反地,對於無知的不信者我們要施予慈愛,因為耶穌的服事就是以慈愛為核心的。當那個撒馬利亞的村莊不接待耶穌時,耶穌就轉往別的村子去了。

 

幾年之後,當早期教會開始往外發展時,有一位叫作腓力的宣教士來到撒馬利亞傳福音,有非常多人都信了耶穌,很有可能裡頭也有約翰和雅各之前想燒滅的人呢!

 

基督徒傳福音是一種憐憫人的事工,我們把真理表達清楚,呼籲人悔改,且警告人罪的後果,但是對不信者的審判卻不是我們份內的事。在歷史裡,當教會對人從施予慈愛轉向施行審判時,總是污衊了耶穌基督的名。中世紀天主教的「宗教法庭」、「十字軍」,他們殘害異己、屠殺百姓都不是聖經所教導的。判斷誰是「麥子」、誰是「稗子」,而且把他們分別開來,並不是我們基督徒的使命,而是主耶穌的任務,由耶穌來決定誰要收在倉裡,誰要被蓐出來、捆成綑、留著燒。聖經上說:末日的時候,「人子要差遣使者,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惡的,從他國裡挑出來,丟在火爐裡」(太13:41)。

 

「神喜愛施恩God delights in mercy. 」(彌迦書7:18)如果你是一個有憐憫心的基督徒,神喜愛你。

 

 

【註一】mercy在聖經裡有許多不同的翻譯「慈愛」、「仁慈」、「憐憫」、「慈悲」、「憐恤」都是。

【註二】和合本聖經常常把「真理」(truth)譯成「誠實」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聖經 基督的福音 基督教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r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